close
2010年7月,《商業周刊》第1182期的封面故事是:「大陸瘋台灣」。

605天後,我們要談的是,「台灣瘋中國」。

這一週的台灣,真的很瘋狂。一個中國的歌唱節目《我是歌手》,在台灣,一個晚上就讓一家新聞電視台花五小時全程「直播」,三大報不管從正面或負面角度,都用半版以上的規模處理。從今年二月十五日開始,台灣歌手林志炫首次參賽後,每天都有超過百則訊息在台灣媒體上傳播;過去一週內,全台灣最大網路社群批踢踢,有超過兩百篇的討論文章。

中國流行潮,全面來襲!
電視劇、購物網與App成了每日必備

一支大陸做的智慧型手機「小米機」,在台灣一開放預購就被秒殺,讓合作商遠傳兩度當機;一款大陸的通訊軟體「微信」〈WeChat〉,在台灣的App Store市集才上架三天就打敗了Line、WhatsApp等,成為下載冠軍。

更不用說,去年以來讓台灣人瘋狂的電視連續劇《步步驚心》、《後宮甄嬛傳》,成為上班族必追的節目,後者在台灣的重播次數高達七次。而一個網路購物平台「淘寶」,光是一個嘉義市,平均每個人一年在上面的花費就高達32萬5千元。

台灣人,什麼時候開始瘋中國?

六百零五天前,我們的封面故事「大陸瘋台灣」,談到北京要蓋台灣街,從小吃、特產到自行車,只要掛上台灣製造的招牌,就能在中國夯。但,現在情況卻似乎倒過來了?

「觀眾看電影〈或電視劇〉,是要從中獲得對更好生活的想像。我們會看好萊塢電影、日劇、韓劇,那是一種投射,你看沒有人會去瘋菲律賓的電影〈或電視劇〉吧?」政大廣電系教授陳儒修說。

強勢的文化,多半建立在經濟實力上,美國好萊塢就是一例。自從1911年,第一家電影工作室設立後,美國即成為全球最大文化娛樂輸出國。之後,台灣哈日風潮,從1990年以來至今20年不衰。就連韓國也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重新站起,以科技產品與韓劇,近十年來席捲日本、台灣、中國等亞洲國家。

大趨勢一旦建立,很難翻轉。

當文化部長龍應台說:「30年後,在創意的這端,台灣是否還是最充沛的泉源,這是要很嚴肅面對的問題。」而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直指台灣已經「繳械」,「台灣電視已死,所有的東西都在進來!」時,我們又該如何解釋此現象?
私家偵探社私家偵探偵探社香港私家偵探社偵探
徵信社徵信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ai00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