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
更新日期:2009/06/08 10:16 范銘偉 【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范銘偉】  從光復校區走往成功校區的路上,在大學路西段與勝利路交叉路口,遠遠就能看見遠方馬路中央矗立著一座牌樓,上頭正面寫著國立成功大學,背面則有著成大校訓「窮理致知」,在牌樓北側則有著四顆歷史悠久的羅望子。  看似突兀的牌樓,與行經底下的車群形成微妙的融合,但若要論先來後到,其實牌樓成立的時候,大學路仍尚未開通,在成功校區的東西北三面都是軍營,因此窮理致知牌樓當時是作為外校門,不像現在因都市開發的關係,牌樓底下直接被開通作為大眾使用的公共道路,才因此形成現今奇特的景象。  前身是「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」的成大,在成立初期範圍只有現在的成功校區,其後於1956年時,當時成大由工學院升格為大學,因此先總統蔣中正先生特別頒贈「窮理致知」牌坊,校方籌建牌樓後將其墨寶複製掛於牌樓上,除了作為當時候的成大校門,現在看來也格外具有人文及歷史性的意義,後來「窮理致知」也成為了成大的校訓。  有機會待在牌樓旁仔細觀賞的民眾,也可以試著探究牌樓的建築特色,此牌樓當時在設計上近似於西方凱旋門的樣貌,但在頂部卻有著中國傳統雲紋的樣式圖騰,基部則是有著源自佛教建築的須彌座設計,從佛像底座轉化而來的須彌座,意思是用須彌山來做底座,象徵神聖高貴。須彌座特徵在平面上通常呈方形,上下寬,中間窄,即所謂束腰,在最下面還或有一個底座,此設計在重要的建築如宮殿、壇廟和陵寢,都採用須彌座台基形式。  矗立在此走過50多個年頭的窮理致知牌樓,現今除了成為往來車輛必經的交通捷徑之外,對許多學子們來說,每當經過象徵成大校門的牌樓,看見上頭的「窮理致知」四字,正如同古代文人王陽明先生所提倡的知行合一,提醒著學子們在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之餘,也要學習培養出完善的人格特質,進而對社會有所貢獻。  不曾探究歷史的人,單單看這座外觀並不起眼的牌樓,很難從這當中理解它帶給人們的精神意涵與歷史意義。而做為連結光復校區與成功校區的角色來說,當您穿越牌樓走進成功校區的大學路時,看著一旁整排的行道樹,也會令您彷彿穿越時空,猶如置身在國外,感受大自然的芬多精。
徵信社,徵信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ai00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